来源:中国医院院长
“在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体系建设能力提升方面,主管部门全面推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持续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目前全国已有3.56万所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了服务能力的标准。”11月15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司长傅卫指出。
傅卫进一步介绍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建设情况。她表示,在2019年开始广泛试点总结经验基础上,于2023年底,十个部门联合发文,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这项改革步入了快车道。截至目前,已有2171个县区开展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现了以省为单位的全面推开。
2024年以来,主管部门加快推动县域医共体内,以人员为核心的资源下沉,同步实施服务、技术、管理下沉,开展巡回医疗和巡诊派驻,全国90%以上的县,实现了县级医院人员派驻乡镇卫生院全覆盖。
上级医院的专家来到了离群众更近的基层,让群众看病就医更加方便。同时,主管部门指导各地加快医学影像、医学检验、心电诊断等县域内资源共享中心建设。目前,影像中心已经覆盖了全国7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很好地推动了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结果共享互认,让群众在基层能够享有更便捷、更优质的检查诊断服务。
傅卫强调,各地在实践中积极推进,探索了很多好的做法。安徽省濉溪县组织县级医院医师到乡镇卫生院驻点服务6个月以上,近一年已经有79名人员下沉到基层,开展门诊、手术、带教等工作。同时,还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将近2万人次。江苏省东台市成立了医学影像、医学检验等十大服务共享中心,实现分布式检查、集中式诊断,特别是通过集中审方中心和中心药房的建设,较好地解决了基层用药的需求,也提高了患者在基层用药的安全性。
为持续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优质高效发展,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在2024年10月,印发了新版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监测指标体系,供各地进行监测评价,进一步强化结果导向。从而引导各地更好地推动资源下沉,强县域、强基层、保健康,促进提升群众健康水平。傅卫透露:“下一步,我们还会持续加强分类指导和工作推进,强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内涵建设,更好地促进县乡村的协同联动,群众满意度也能够进一步提高。”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主任杜振宗在会上介绍了广西的地方经验。他表示,广西有常住人口5000多万人,其中有2200多万人居住在乡村。为解决居民,尤其是边境和偏远山区居民看病就医不方便的问题,广西党委政府非常重视,从2014年即开展县乡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试点,当时还没有“医共体”的说法。
“2019年,广西遴选了39个县(市、区)探索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同质化管理。2022年,自治区出台文件,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不断提升基层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水平。” 杜振宗进一步介绍了具体措施。他指出,首先,广西全面提升县级医院服务能力水平。主管部门立足广西作为边疆民族地区,优质医疗资源不均衡的实际情况,全面推进广西区内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工作,统筹推进粤桂医疗协作等机制,支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县医院的能力建设,实现每家县级医院均有三级医院“一对一”的帮扶。
其次,健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政策体系,加强部门联动。2024年8月,广西卫生健康委联合自治区党委编办、医保等10个部门联合印发了相关实施细则等文件,从人事管理和薪酬制度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共体章程等方面制定了具体的指导意见,推动各个县(市、区)全面规范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杜振宗介绍,截至目前,全自治区110个县(市、区)共成立了154个县域医共体,其中70个县(市)医共体实现了全覆盖。
最后,在推动区域的医疗卫生资源共享方面,稳步推进县域影像、心电、检验、诊断共享中心建设。广西积极开展县乡村巡回医疗,特别针对广西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以及少数民族聚居县和边境县,进行了全覆盖式的巡回医疗,使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够获得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县域内就诊率逐渐提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