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 文章详情

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雷海潮:从四个方面持续提升公立医院公益性
作者:领医知识岛 2024年09月12日 18:29 4435 阅读

9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雷海潮出席发布会,介绍了当前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一些基本情况和多项重点工作的进展。

 

1
从四个方面持续提升公立医院公益性

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是深化医改各项任务的重中之重。从全国每年的门急诊工作量来看,公立医疗机构所提供的服务量占到80%以上。

如何做到能既保障公益性又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是全社会都关心的话题,也是医改的一项重点任务。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如何保障和改善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也已经作了明确部署。雷海潮表示,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和学习贯彻这一部署。

第一个方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坚持以公益性为导向,公立医疗机构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主体力量,时刻要把公益性放在第一位,在医院的具体管理、发展理念、宏观规划和政府投入上,都要突出公益性这个主题。

第二个方面,三中全会已明确部署,要建立公立医院编制动态调整机制。公立医院编制动态调整,就是要根据当地的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化、老百姓医疗服务需求的变化以及财力的变化,动态调整公立医疗机构应该设置多大规模,应该保证多少工作人员。

国家要制定相应的动态调整标准,各地应该落实好公立医院编制动态调整有关工作,使那些有资质、有能力、有良好医德医风的医疗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得到编制保障,安心从事为老百姓服务的医疗工作。

第三个方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以医疗服务为主导的收费机制。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是公立医院改革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当前,价格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医保基金筹资水平变化、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节省的费用空间以及医学技术新的发展趋势,把已经证明临床有效的、得到专业认可的服务项目和技术,及时纳入价格管理和医保支付范围。

另外,对于一些长期偏低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要进行必要调整。当然,前提是在医保基金和老百姓可支付的限度范围内。同时,还要建立和完善以多元支付为主体的医保支付体系,支持技术发展、控制费用不合理增长。

第四个方面,完善公立医院薪酬体系,这也是三中全会明确的一项改革任务。薪酬制度改革可以简单概括为两句话。第一句话是“两个允许”的政策要落地,第二句话是“做好三个结构调整”。
“两个允许”是指有关部门在核定公立医疗机构人员绩效工资时,要把总量核准,要动态调整,使医务人员的绩效工资与经济社会和物价水平的变动相同步,体现医生的劳动价值,鼓励优劳优得、多劳多得。

“三个结构调整”,第一个结构调整,公立医疗机构要坚持把公益性作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逐步缩小公立一二三级医疗机构之间的绩效工资水平差距。第二个结构调整,坚持公益性的要求,逐步缩小医疗机构内部不同专业不同科室之间薪酬待遇差距,使儿科、病理、精神卫生、麻醉、全科、产科等相对比较短板弱势的专业医务人员收入待遇得到改善。

最后一个结构调整,要按照公益性的要求,逐步提升医务人员绩效工资中固定收入所占比例,适当调控灵活收入奖金部分的比例,使之更加符合公益性的定位,鼓励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多钻研技术,多提供良好服务,而不是简单地把个人收入与创收能力相挂钩。

雷海潮强调,维护公益性,还要加强综合监管,严控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使老百姓有相应的支付能力,使医保资金更加稳定、安全、可持续。国家卫生健康委已经建立了医院巡查、处方点评、中医药辨证施治等制度。另外,要强化信息技术应用,监测分析诊疗服务行为是否符合有关标准和规范,引导医疗服务更加有质量、有效率,更加节约资源和费用。

雷海潮最后表示,国家卫生健康委将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探索完善并加以推进,使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持续提升,人员积极性得到调动和保持,与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和互动。

2

到明年年底
90%以上的县要建立县域医共体

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决策。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着力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雷海潮表示,之所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就是要打通上下级医疗机构之间的联系,做到信息通、人员通。另外,我们在管理上要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目的就是让上级的资源和管理能够帮扶和带动基层的发展,使得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够比较方便地获得较高品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从去年年底开始,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0部门共同发文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到今年的8月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数量已经发展到2171个,90.9%的县已经实现了县级医院派驻人员到乡镇卫生院服务的全覆盖。

除此之外,像巡回医疗的方式、远程诊疗的方式,也在县域范围内广泛采用。现在很多地方采用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方式,而且结果互认,使得基层诊断水平得到了更好提升和保障。

“根据工作计划,到明年年底,90%以上的县要建立县域医共体,而且紧密型的程度要有新的提升,也就是上下之间机构的协同度更加良好、信息更加融通、人员交流更加频繁,使得基层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持提升和改善。”雷海潮补充道。

 

3
已建成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医疗资源分配布局更加均衡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坚持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和积极进展。

雷海潮谈到,近几年,相关部门实施了健康中国行动、爱国卫生运动等一系列健康知识宣传活动,居民健康素质和素养逐步提高,一些重大的心脑血管、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得到进一步控制。

近些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下沉,现在已经建立13个专业类别的国家医学中心,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推动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医疗资源在分配和布局方面更加均衡。现在92%的县级医院已经达到二级以上医院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此外,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帮扶基层的工作也在稳步推进,县域医疗机构也大力帮扶城乡基层,比如说帮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了一级帮一级、上级帮下级的良性互动局面。

为践行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近些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深入推进深化医改工作,深化医疗、医保和医药的“三医”协同改革和治理。

“十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历史性地破除了以药补医、以耗材补医的旧的运行机制,初步建立了以医疗服务为主导的新的运行机制,公立医疗机构的收入从原来的三个渠道,变为政府财政补助和医疗服务收费两个渠道,依靠药品和耗材来补偿医疗服务的旧机制已经不复存在了,公益性得到进一步加强,对于公立医院更好发挥作用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雷海潮谈道。

在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及推进科技教育和人才一体化方面,雷海潮介绍到,去年底,我国在研新药数量占全球数量的比例达20%以上,在全球已经跃居到新药研发的第二位;在人工智能、手术机器人、医学影像设备和生命监测、抢救设备的研发设计和生产过程中,从跟跑走向并跑甚至领跑的位置,达到国际领先或者先进水平;截至2023年底,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工作人员数量达1523万,专业技术人员已经达到1248万,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微信扫一扫
收藏

评论

请先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