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 > 文章详情

国产化替代进入“深水区”,医院需要怎样的信息底座?
作者:商文 2025年05月13日 18:15 212 阅读
导读:医院信息系统的国产化并不是孤立的设备更换,而是一次数字化体系的整体重构。当前,替代工作已经进入从外围系统向核心业务系统过渡的新阶段,也是“深水区”。“深水区”的最大挑战也就从早期的“能否替代”演变为替代后“能否持续稳定运行”。
近些年来,从硬件到操作系统、应用层的生态在不断进步,一些国产平台的原生兼容特性大大降低替代门槛和后续运维压力。越来越多的医院正在通过实战积累可复制的替代经验,探索出具有借鉴意义的完整替代路径。
5月9日,备受行业关注的中国医院信息网络大会(CHIMA 2025)在厦门正式开幕。
海光信息联合新华三、联想开天、中科方德、达梦数据等生态伙伴,亮相CHIMA 2025主展区,展示了从底层芯片、基础软硬件到业务应用的一体化医疗国产化解决方案;同时携手卫宁健康、智业软件、创业慧康、杏和软件、海纳医信现场搭建诊疗、影像、检验、管理等多场景体验环境。
大会期间,中国医院协会常务副会长毛群安与副秘书长、信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才有也莅临展区参观,并对C86架构在医疗国产化里的应用情况表示了肯定。
医疗国产化进入关键期
路径分化对平台架构提出更高要求
随着医院信息系统国产化进入从政策导向向实际落地转型的新阶段,业内共识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大会现场,专家围绕“信息系统国产化到底难在哪”、“医院为什么推进慢”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信息管理部部长吴邦华指出,目前全国已有多家医院完成关键系统的国产化替代,华西二院采购了基于海光C86架构的国产服务器作为国产化基础。他进一步表示,当前替代重点已逐步从外围系统向核心业务系统过渡,对底层平台的可靠性和兼容性提出更高要求
当前医疗国产化的最大挑战,已从早期的“能否替代”演变为替代后“能否持续稳定运行”。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信息中心主任王继伟表示,医院在推进全栈替代过程中,围绕C86架构开展了数据库调优、接口适配、安全加固等深度优化,只有解决了这些底层关键点,国产平台才能真正扛得住上线运行。
浙江省人民医院副主任陈朝晖则坦言:“目前我们已进入以核心系统替代为重点的深水区,像核心实验室系统这样的关键业务,已经实现了国产化落地。”他认为,当前阶段医院最需要的是一种“能撑住业务”的平台,“选择C86平台,正是因为它具备平稳迁移、持续运行的能力,能让我们一步步往核心推进。”
在技术层面,专家普遍认可,医疗行业系统复杂、接口众多、实时性强,决定了替代不能照搬通用路径,必须“业务先行、分段推进”,优先完成基础架构替换,并在保障业务连续性的前提下逐步向上延展。
生态成熟、交付稳定
成为医院选型核心考量
医疗系统复杂多样,替代路径不能千篇一律。陈朝晖副主任结合医院实践经验指出:“底层平台要与操作系统、数据库、业务应用形成协同生态,只有系统层层打通,国产化工作才能真正推进。”他分享,自己已坚持使用国产终端办公近一年,“系统流畅度已能满足我99%的日常工作,说明从硬件到操作系统、应用层的生态确实在进步。
这一变化也体现在生态伙伴的联动上。在海光联合展区,C86架构平台联合整机、数据库、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等多家合作方,展现了软硬C86的原生兼容特性可以帮助医院在不重构代码的情况下运行现有系统,大大降低替代门槛和后续运维压力。
联想开天、新华三、中科方德、达梦数据等生态伙伴也在现场表示,围绕C86平台的适配优化已基本完成,可在多数主流医疗系统中实现快速部署。
海光信息副总裁杨鸿轩介绍,医疗国产化并不是孤立的设备更换,而是一次数字化体系的整体重构。“从功能等价,到可落地,再到持续可用,是医院对平台的基本预期。”他表示,海光将进一步加强对医疗行业应用厂商的技术赋能,推动更高层级系统的适配和优化,“不仅帮医院替得下来,更要替得稳,替得好。”
随着医疗国产化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医院正在通过实战积累可复制的替代经验应急总医院、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宁波普济医院等单位,已基于C86架构实现基础软硬件的全业务全栈国产化替换,探索出具有借鉴意义的完整替代路径;与此同时,瑞金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江苏省中医院等也已基于海光平台,完成实验室系统、核心业务平台等重点系统的国产化升级,逐步向纵深推进。
医疗行业的国产化替代将更加注重兼容性、可交付能力和生态长期运营能力。在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下,选择高适配、高稳定、高性价比的平台,正成为越来越多医院的共识与实践方向

 

微信扫一扫
收藏

评论

请先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