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合并潮背后,既有政策驱动的顶层设计,也有医疗资源优化配置的现实需求。同时也是医疗体系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必然选择。
结业:颁发学习证明,获建学习档案,定期参加校友活动。
结业:颁发结业证书,获建学习档案,定期参加校友活动。
结业:颁发结业证书,获建学习档案,定期参加校友活动。
又有两家公立医院要合并了。
近期,浙江省卫生健康委正式下发“关于同意组建杭州市妇幼保健院的批复”。
批复显示,同意将杭州市妇产科医院和杭州市儿童医院两院整合组建为杭州市妇幼保健院,机构类别为妇幼保健院。
与此同时,同意新组建的杭州市妇幼保健院运行满一年后申请参加浙江省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的评审。
近几个月来,全国已有多家公立医院传出合并消息。比如佛山南海区三家医院合并成大沥医疗集团,洛阳两家百年老院重组为新的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等。
根据公开信息可知,参与此次整合组建的两家医院均是杭州当地知名专科医院。
其中,杭州市妇产科医院(杭州市妇幼保健院)是杭州市卫生健康委直属的集医疗、保健、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三级甲等妇产科专科医院,也是浙江省首家通过JCI认证的妇产科专科医院。医院核定床位600张,现有职工950余人,平均年门诊量56万人次。
2014年7月,杭州市妇产科医院与杭州市妇幼保健院实施一体化管理;2023年11月,与杭州市儿童医院组建杭州市妇女儿童医疗集团,成为杭州市妇女儿童医疗集团钱江院区。
与之整合的杭州市儿童医院始建于2009年1月,是杭州市政府投资兴办的唯一一家集医疗、科研、预防、康复于一体的市级综合性儿童医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合作挂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杭州儿童医院”。
同时,该院与杭州市妇产科医院实行集团化管理,挂牌为杭州市妇女儿童医疗集团朝晖院区。医院规模床位1000张,核定床位500张,现有职工789人,年门急诊患者85万余人次。
浙江省卫健委在批复中表示,请杭州市卫健委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规范公立医院分院区管理的通知》要求,认真做好杭州市妇幼保健院的整合工作,指导新院及时办理登记注册相关手续,并严格按照多院区一体化管理有关要求,统筹调配妇幼医疗保健资源,互联共享数据信息,不断提升同质化管理水平。
不止上述两家医院外,近期,全国地级市、县级市公立医院合并时有发生。
4月25日,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召开会议,宣布与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整合,重新组建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这两家医院均为三级综合性医院,也是百年老院。合并后,新的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床位将增至1200张、职工1900余名,规模跃居豫西前列。
3月25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三家公立医院合并成立的大沥医疗集团,正式挂牌“佛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合并后,大沥医疗集团拥有1620张床位、2500多名医务人员,年门诊量超300万人次,整体规模猛增至佛山市前列,甚至超越广州的部分三甲综合医院。
3月27日,原吉林市妇产医院与吉林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整合成立全新吉林市妇幼保健院,加挂“吉林市妇产医院”牌子。
更早之前,2024年12月,山东淄博市第一医院与第六人民医院合并,成为继2023年中医医院与第七人民医院合并后的第二波整合。
同年4月,宜兴市人民医院、第三人民医院和妇幼保健院组建医疗集团,实现“三院合一” 的一体化运行。
2023年3月,宁波市第一医院与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合并,组建浙东最大三甲综合医院,床位超2000张,年门诊量突破400万人次……
从这些案例可以看出,公立医院合并大都发生在地市级医院,且不少涉及区域核心医疗机构。
全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从2013年到2023年,全国公立医院数量从13396家降到11772家,减少了1624家。这背后相当一部分公立医院被合并。
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从一线城市到县域基层,大并小、强并弱或强强联合……公立医院抱团发展、集团化办医或已成为趋势。
既有政策支持,也有现实原因
公立医院合并潮背后,既有政策驱动的顶层设计,也有医疗资源优化配置的现实需求。同时也是医疗体系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必然选择。
政策层面,从国家到地方都曾下发政策鼓励医院集团化发展,即支持在特定区域内,以一至数所综合医院为核心,联合其他综合或专科医院,共同构建医疗集团。
有业内人士认为,集团化办医或是大趋势。不同医院的整合、抱团发展,既有利于统筹解决区域内医疗资源不均衡的问题,也有利于不同医院利用现有资源,实现优势互补。
虽然政策的推动是促使”合并潮“的助推力量,但究其根本,大医院扩张趋势下小型医疗机构的经营困境,才是医院合并的真正原因。
就拿专科机构合并案例中的妇幼保健院来说,随着新生儿出生率逐年下滑,产科服务的缩减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众多无法独立转型的妇幼保健院陷入生存危机。为应对这一挑战,它们纷纷寻求区域内的资源整合,通过合并来寻求持续运营。
此外,众多基层医疗机构深受三甲医院强大虹吸效应影响,经营举步维艰。它们希望通过“合并”来对抗虹吸、留住患者、留下医保基金,合力发展。
然而,合并易,整合难。公立医院合并潮并非简单的“物理叠加”。整合后的融合发展,如文化的融合、管理的融合、临床的重组和融合、绩效的融合等,都是需要医院管理者着力解决的问题。这此过程中,如何平衡规模与效率、整合与特色,也是考验改革智慧的永恒命题。
(重磅消息:2025年6月27日—29日,"第十九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将在重庆科学会堂举行。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参会。)
作者|史珺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