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 文章详情

重磅出炉!2168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监测分析:既有“不断健全、更加规范”,也有“有待提升、有待加强”

原创

作者:史珺雯 2025年03月28日 18:47 2185 阅读

通报称,医院公益性运行机制不断健全、功能定位进一步落实、医院运营管理更加规范、持续发展动力不断增强、满意度持续提升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区域协调与连续协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维护公立医院公益性的政策措施有待进一步健全、医院内部管理理念与科学化治理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通报还指出,部分三级公立医院对人、财、物、技术等精细化管理重视不够,部分三级公立医院盲目追求规模扩张。要求地方指导公立医院加强经济运行管理,严控超规划无序扩张。

3月2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七部门发布《2023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监测分析情况通报》(下称“通报”),对2023年度绩效考核情况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

2023年度,全国共2168家三级公立医院(不含中医)参加绩效监测(综合医院1588家,专科医院580家),与2022年相比,新增医院90家,因合并、降级、撤销等原因退出的医院34家。
总体来看,通过连续6年的引导,三级公立医院在公益性运行机制,功能定位落实,医疗服务能力,运营管理规范等方面指标持续向好
公益性运行机制不断健全
临床诊疗能力持续提升
 
2023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检验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为29.59%,较2022年提升0.94个百分点。
辅助用药收入占比(0.62%)和重点监控高值医用耗材收入占比(24.86%)分别下降0.03和3.22个百分点。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选药品完成比例为96.11%,较2022年增加1.95个百分点
医院人员经费占比为39.18%,较2022年提升0.13个百分点。
三级医院向医联体内二级医院或基层医疗机构下转患者达3137万人次,较2022年增长31.40%。
2023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出院患者四级手术比例保持稳定,微创手术占比提升0.1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医院开展日间医疗服务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全国83.27%的三级公立医院开展了日间手术,较2022年提升3.7个百分点,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比例提高至16.4%。
医院运营管理更加规范
满意度持续提升
门诊患者平均预约诊疗率为67.72%,较2022年增加6.67个百分点,平均预约等待时间保持在20分钟以内,病床使用率为88.49%。
全国78.42%的三级公立医院设立了总会计师,较2022年提高0.84个百分点。三级公立医院持续加强以业财融合为核心的运营管理体系建设,推动三级公立医院内部流程管理精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以高水平经济管理支撑保障高质量发展。
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达到4级及以上占比为87.99%,较2022年提升4.96个百分点,其中实现全流程医疗数据闭环管理,高级医疗决策支持(6级)的医院占比达2.36%(51家)。
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的卫生技术人员总量稳步增长,达到314.05万人,其中,麻醉、儿科、重症、病理、中医、感染性疾病科医师总数分别为5.34万人、6.50万人、2.32万人、1.78万人、6.86万人、1.82万人,较2022年均有增长,急需紧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全国三级公立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3.95分、95.42分,较2022年提升5.16分和2.58分。其中,医务人员满意度86.23分,较2022年提高2.56分,其中浙江、湖南、福建、四川、山东位居前五位。

医院内部管理理念、
科学化治理能力有待加强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通报也提到一些持续改进的问题:比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区域协调与连续协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通报提到,华北、华东地区三级公立医院的四级手术占比较西北、西南地区高约5个百分点;西北地区住院医师首次参加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青海、兵团等省份收治的患者疑难复杂程度相对较低。
西藏、新疆部分医院因地理位置、编制、薪酬福利等问题,导致人才引进困难、人才流失严重、人员结构失衡。护公立医院公益性的政策措施有待进一步健全。
医院内部管理理念与科学化治理能力也有待进一步加强。
通报指出,部分三级公立医院对人、财、物、技术等精细化管理重视不够,部分三级公立医院盲目追求规模扩张,轻视成本控制和运营管理,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2023年电子病历应用功能水平整体迈上4级新台阶,但医院内部各应用系统间“信息孤岛”现象仍然明显,信息系统建设仍不能有效满足医患需求;
此外,在诊疗环境、就医流程、医患沟通、后勤服务和就诊连续性等方面,还有进一步改善空间。
加强经济运行管理

严控超规划无序扩张

通报要求,地方各有关部门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持续开展公立医院绩效监测工作,充分运用绩效监测开展以来积累的数据资源,查找和破解当地医疗服务和医院管理中的难题,指导公立医院加强经济运行管理,严控超规划无序扩张。
建立健全编制动态调整机制和以医疗服务为主导的收费机制,使有资质、有能力、有良好医德医风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逐步得到编制保障;及时反映成本和技术变化,把临床中验证成熟的新技术按程序纳入医保,定期评估、动态调整、有升有降、小步快走。
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落实“两个允许”要求,完善公立医院薪酬水平决定机制,合理调控各级各类医院间收入差距,医院内部分配兼顾不同科室之间的平衡,推动不同医疗机构、不同科室、不同岗位薪酬更加合理,进一步夯实公立医院公益性基础,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进一步总结和推广以三明为代表的一批典型地区的医改经验。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畅通上下转诊渠道,不断改善医疗服务,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系统连续、公平可及的卫生健康服务。
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各医院要认真分析绩效监测指标数据,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落实各项保障措施,不断提升公立医院的科学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

重磅消息:2025优质医疗健康科普作品征集已经正式开启。作品征集专题已在《中国医院院长》杂志官网、“中国医院院长”微信公众号上线。您可直接上方超链接,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作品征集专题页面上传您的科普作品。)

编辑|史珺雯

感谢关注《中国医院院长》公众号,每天都有好内容

 

 

微信扫一扫
收藏
相关阅读
城市人群健康体重指数报告重磅发布
2024年01月04日 16:01
1572 阅读
湖南大学新增一所直属附属医院
2023年07月14日 15:14
696 阅读
福建省立医院儿童医学中心来了
2023年04月15日 14:40
796 阅读

评论

请先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