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
作者:付冰冰 2025年08月22日 15:29 17 阅读金秋八月,学海泛舟。8月16日,以“新时代的妇产科:挑战与机遇”为主题的2025首都医科大学妇产科学系学术年会在北京胜利举办。年会以“加强妇产科学学术交流,提升临床诊治水平、推动学科创新发展,促进妇产科学高质量发展”为宗旨,聚焦“高危妊娠管理”“生殖内分泌前沿”“妇科良、恶性肿瘤精准治疗”等诸多议题,邀请全国妇产、妇幼同仁,基础医学与交叉学科研究者,高校师生共议学科发展。本届年会由首都医科大学妇产科学系主办。年会指定《中国医院院长》杂志、妇产科在线提供媒体支持。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郎景和,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陈瑞,首都医科大学妇产科学系主任、附属北京妇产医院阴赪宏院长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首都医科大学妇产科学系副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副院长苗劲蔚主持开幕式。年会设置“院士讲堂”“名家讲座”环节,并在“名家讲座”环节穿插设置三场讨论,吸引百余业界人士参会。
Part 1 院士讲堂
“院士讲堂”是年会首个环节。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郎景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大学妇儿与生殖健康研究院院长陈子江,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吉训明,英国皇家妇产科医学院Alexander Heazell院士先后发表演讲。
郎景和以《当医生真好》为题发表演讲,分享了毕生从医感悟,指出为医者要心存敬畏。
陈子江以《基于ART队列的母婴健康研究》为题,分享了我国生殖健康现状,讲述了ART对母亲孕产期和产后健康的影响,以及对子代健康的影响。她同时介绍了ART出生队列研究带给业界的近期与远期思考。陈子江认为,从近期目标来看,应着眼于因果关系的证实、不良暴露因素的精准定位;从远期目标来看,应着眼于子代远期健康和跨代影响,以及如何合理应用及改善助孕技术。
吉训明以《患者驱动的医学创新与转化》为题,分析了我国首位致死、致残性疾病——卒中的防治现状。吉训明表示,欧美卒中病因以颅外血管为主,中国卒中病因以颅内血管为主。因此,不宜单纯采用欧美防治指南,需有自己的循证指南。他不仅介绍了国家卒中防治减少百万新发残疾工程的总体目标,阐述了卒中神经保护药物临床转化面临的困境,也为临床科研设计及实施分享了宝贵经验。
Alexander Heazell以《终结可预防的死胎:从国际经验中汲取教训》为题,介绍了国际社会对于死胎的定义,并以2015年为例,介绍了死胎率最高的国家和死胎数量最多的国家,指出死胎给医院、政府、家庭、个人带来的影响,并以中国一项关于死胎的心理影响研究为例,分析到2030年终结可预防死胎的目标的可行性。
Part 2 “名家讲座”
思想与学术并重的“院士讲堂”环节后,由同样精彩纷呈的“名家讲座”接力。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李蓉,北京协和医院教授朱兰,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教授张卫社,首都医科大学妇产科学系委员、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教授李光辉,北京协和医院教授高劲松,首都医科大学妇产科学系委员、附属复兴医院教授黄晓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教授阮祥燕,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教授郭红燕,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教授杨慧霞,首都医科大学妇产科学系副主任、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教授冯力民,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教授陈义松,首都医科大学妇产科学系委员、中日友好医院教授梁静,首都医科大学妇产科学系委员、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教授杨晓葵,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教授张岩出席“名家讲座”并发表主题演讲。
嘉宾们立足全球视野,围绕“学科交叉融合推动辅助生殖技术发展”“子宫附腔(ACUM)中欧专家共识解读”“宫缩抑制剂的评价及研究进展”“良好的孕期体重管理始于孕前-肥胖女性的孕前减重临床实践”“早产现状与挑战”“宫腔镜手术治疗特殊宫颈肿瘤病例分享”“生育力保护新技术卵巢组织冻存移植全球视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长期管理”“宫颈手术对妊娠期宫颈机能的影响”“现代宫腔镜的转折——阴道内镜技术”“Vnotes下POP手术体系的建立”“早期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相关问题的探讨”“高龄女性辅助生殖助孕策略及病例分享”“NSMP型内膜癌的探索”十余个妇产科学重点研究议题展开演讲,为参会听众拓展临床及科研新思路。
Part 3 学术讨论
“名家讲座”环节期间,年会特设三个讨论环节。
第一组讨论环节,年会组委会特邀北京市朝阳区妇幼保健院教授乔晓林、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教授杨咏梅、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教授李奇迅、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教授李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教授丁新共同参与。
第二组讨论环节,年会组委会特邀北京市石景山医院教授范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教授白会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教授郭银树共同参与。
第三组讨论环节,年会组委会特邀北京电力医院教授周明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教授曹京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教授杨淑丽共同参与。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教授刘瑞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教授鹿 群,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教授刘国莉等近二十名业内学科翘楚分别担任本届年会“院士讲堂”“名家讲座”“学术讨论”环节主持嘉宾。
三轮学术讨论之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苗劲蔚副院长发表闭幕式致辞并宣布本届大会圆满落幕。(院)
评论